
陈慧英,汉族,1976年出生,广东湛江人,博士。
一、教育经历
2006/09-2014/03,浙江大学,化学工程与生物工程学院,生物化工专业,博士;
2001/09-2004/07,华南理工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生物化工专业,硕士;
1995/09-1999/07,仲恺农业工程学院,轻工食品学院,农产品贮运与加工专业,学士。
二、工作经历
2015/12-至今,桂林理工大学,化学与生物工程学院,讲师
2013/11-2015/12,南京国环环境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工程师
2004/07-2006/07,韶关学院,英东生物与食品工程学院,助教
1999/07-2001/08,广东省珠海市珠江桃屋食品有限公司,品管部,助理工程师
三、科研工作
1. 利用以目标为导向的基因组挖掘策略,结合基因编辑等合成生物学技术从极端微生物中发掘天然活性产物,致力于构建高效的具有高附加值次级代谢产物(如聚酮类及萜类化合物)合成代谢工艺开发技术平台。
2. 基于多组学大数据研究微生物的重金属抗性机制以及代谢途径改造。
参与完成/在研科研项目:
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地区项目,31860251,西番莲酸性多糖改善2型糖尿病糖脂代谢紊乱的机制研究,2019/01-2022/12,42万元,在研,参与。
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地区项目,21762015,海洋微紫青霉菌对重金属铬的生物吸附及其体内重金属抗性分子机制的研究,2018/01-2021/12,38万元,在研,主持。
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地区项目,31760472,甲硫氨酸亚砜还原酶(Msr)在荔枝采后衰老褐变中的作用机制研究,2018/01-2021/12,38万元,在研,参与。
4. 广西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17GXNSFBA198074,γ-氨基丁酸调控双孢蘑菇贮藏品质机理的研究,2017/09-2020/09,10万元,在研,参与。
5. 广西自然科学基金,2016GXNSFAA380014,李氏禾内生Cr(Ⅵ)还原细菌Bacillussp.Y04除Cr(Ⅵ)特性及其作用机制研究,2016/09-2019/08,5万元,在研,参与。
6.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1376214,具有生物吸附和生物降解功能的海洋微生物菌丝球的形成机理与应用基础研究,2015/01-2018/12,80万元,结题,参与。
7. 浙江省科技计划公益项目,2011C33016,海洋霉菌制备高活力耐盐和耐热型纤维素酶, 2011/01-2013/12,25万元,结题,参与。